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6.5%~7%

2016-03-05 14:15:5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北京时间3月5日上午9时,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中国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中国网报道,政府工作报告由李克强亲自主持起草工作。起草组则以国务院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为主,由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主要部门抽调一些人,组成三至四十人的起草组。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政府工作报告就正式投入起草,历时三到四个月。

  两会前夕,中国政府就高调晒出政府工作“对账单”,对2015年政府25个包含具体数据的工作任务进行逐一“对账”。中新社报道,25项硬指标完成了24项,唯一没兑现的进出口指标,主要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等不可控因素所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开幕会一开始宣布,十二届全国人大现有代表2943人,当天出席会议的有2890人,缺席53人。

  稳中有好,稳中有进

  李克强在2015年工作回顾中表示,过去一年,中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中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中国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这些成绩,是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中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减少一半以上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承诺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这项指标获得超额完成,原有79条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减少了41条。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15年3月10日,中国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自4月10日起施行。这次目录修订的主要政策导向和变化包括积极放宽外资准入、转变外资管理方式。

  修订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总条目从2011年版的471条减少至423条。其中,限制类条目减少41条,鼓励类和禁止类条目数量基本稳定,分别减少5条和2条。开放力度是历次修订中最大的一次。

  此外,修订后的目录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外资在研发环节投资,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修订后取消的外资限制项目主要包括支线铁路、地铁、医药制造业、保险经纪公司进出口商品检验等。

  “未达标”的进出口却是全球“优等生”

  但李克强也提到,在充分肯定去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中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全球贸易萎缩等因素影响,去年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预期增长目标未能实现。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进出口39586.4亿美元,下降8%,进口下降14.1%,这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增长6%相差甚远。

  中国政府网援引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受大宗商品暴跌和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球贸易都在负增长,传统竞争优势更显弱化。中国在此环境下虽难以独善其身,但“未达标”的中国贸易也被国际上认为是满意的成绩。

  中国商务部网站公布,2014年以来,针对进出口的不利形势,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在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稳定人民币汇率、推进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融资服务、优化进口关税结构、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进入实施阶段。中国积极发展多双边经贸关系,截至2015年11月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中国积极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扩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区域范围,并在广东、天津、福建新设3个自贸试验区,逐步推广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成果,提高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

  此外,中国仍然保持着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位置,而且在全球货物贸易的份额当中有了比往年更快速度的提升,由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2.2%提升了一个百分点至13%以上。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16年工作目标中提到,进出口回稳向好。并且,在“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中包括,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展望“十三五”】

  “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

  在谈到“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李克强表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李克强提到,“十三五”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中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他还提到,将继续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中国将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李克强说,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以“新经济”为抓手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谈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李克强指出必须着力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他指出,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并非李克强首次提及“新经济”。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在参加4日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中,李克强也提出要激发农业中的“新经济”。他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决不能“掠夺”农民,而要真正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根据中国国情,推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新经济”对深化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使产业政策更准,以创新驱动准确定位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科技创新使微观政策更活,完善市场环境以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使有效供给更有力,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实现技术、产品、业态等的创新。科技创新使改革节奏更有序,逐步以创新驱动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主要任务。

责编:王越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