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圣哥达基线铁路隧道开通

2016-06-02 08:54:5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瑞士资讯中文网】圣哥达基线隧道堪称世纪工程。它是数百名挖掘工人、铁路工人与工程师们的劳动结晶,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外国人,在温度几乎达到4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昼夜不息、辛勤劳作了17年。

海外网6月2日电 据瑞士资讯中文网报道,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历经17年建设、耗资120亿瑞郎的圣哥达基线铁路隧道今天正式落成通车!这条隧道以其57公里的长度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1.jpg

首列火车

最具象征意义的时刻莫过于客车首次驶过新落成通车的圣哥达隧道了:一列火车从阿尔卑斯山北部入口进入隧道,另一列从南部驶入。火车上一共有1000名乘客,他们是从14万报名者中以抽签的方式产生的幸运者。

2.jpg

瑞士联邦总统约翰·施耐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为圣哥达隧道正式开通剪彩。

3.jpg

首次通车的两列客车于12:50载着1000名幸运乘客和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观众掌声中同时从南北两端驶入隧道。

关于隧道的七个要点

1.圣哥达是个神话

1-1.jpg

卡斯珀·乌尔里希·胡珀尔(Kaspar Ulrich Huber)于1860年前后绘制的恶魔桥与舍伦嫩隘口(Schöllenen)。

作为1291年首批联邦州结盟之处,及对哈布斯堡王朝反抗的诞生地,圣哥达享有独特的光圈。无论马特洪峰(Matterhorn)还是任何其他瑞士山峰,都没有这座山体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联邦的摇篮、阿尔卑斯山脉的中心、人员交通的枢纽、欧洲大河的源头、瑞士各文化的十字路口,以及祖国独立、凝聚力与认同感的象征。

历史学家拉尔夫·阿什万登(Ralph Aschwanden)回忆道,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以为圣哥达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这种错误认识直到18世纪才得到纠正。

2.圣哥达是座军事要塞

2-2.jpg

探索大福帕(Foppa Grande)要塞:海拔1540米高处堡垒的主要作用是随时令意大利Val Formazza处于监视之中,并在必要立即开炮。该堡垒于1942年修建完工,之后很多年一直在扩建。这里可以为50士兵提供食宿。(图:Carlo Pisani,瑞士资讯swissinfo.ch)

二战期间的1940年7月,正当整个欧洲都被纳粹德国的铁蹄蹂躏,中立的瑞士将防御工事中心部署在阿尔卑斯山脉-尤其是圣哥达-的天险一带。

人们在山体中挖掘了地下巷道、隧道、小碉堡和掩体,一战时便已开始修建的圣哥达“要塞”,摇身一变成了军事重地并保持至今。

3.圣哥达是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

圣哥达并不是纪录册上的新成员。于1882年开通的首条铁路隧道长15公里,曾是当时的世界之最,直到1906年开通的辛普朗(Simplon)隧道将其取代。

而圣哥达基线隧道的正式通车又写下了一个新的纪录:在岩层中穿凿的57.104公里长隧道。

550-3-3.jpg

4.圣哥达是最安全隧道之一

联邦铁路公司(SBB/CFF/FSS)对此毫不怀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无论是用于客运还是货运,圣哥达铁路隧道都绝对安全。

安全体系.jpg

5.圣哥达缩短了欧洲南北的距离

随着圣哥达基线隧道的开通与整条线路的竣工,瑞士经济中心与伦巴第大区首府之间更近了。两座城市间的火车旅程耗时将达到三小时以内(目前为四小时)。

5-5.jpg

6.圣哥达是挖掘工人与工程师们的隧道

圣哥达基线隧道堪称世纪工程、铁路建筑的杰作,和瑞士献给欧洲的瑰宝,它是一项登峰造极的工程。然而它是数百名挖掘工人、铁路工人与工程师们的劳动结晶,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外国人,在温度几乎达到4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昼夜不息、辛勤劳作了17年,这项危险的工作还夺去了九条生命。

6-6.jpg

圣哥达隧道——世纪之作

7.老圣哥达铁路前途未卜

7-7-7-7.jpg

圣哥达老铁路隧道19世纪末便开始投入运行。

旧的穿山铁路长途运输特许权将在2017年结束。历史学家基利安·爱尔沙色(Kilian Elsasser)认为,这条高山铁路线的未来可以通过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来解决。而瑞士铁路历史遗产基金会CFF Historic(德、法)则有意开发这条铁路的价值,向游客推出纪念列车游览项目。

责编:郭妍汐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