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20-40%?忽悠谁呢!

2016-09-26 16:57:4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商品”,其“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需求大,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360桌面截图20160923065752.jpg

人民币汇率

一段时间以来,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俨然成了一门“显学”。今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向中国货币宣战?呵呵》曾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曾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打趴”了包括泰铢在内的多个亚洲货币的“金融大鳄”索罗斯“放言”要大手笔“做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货币,引发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那次的事件中,由于中国金融当局迅速释放了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强烈信号,一度下行的人民币币值开始企稳,“索罗斯们”对人民币的“狙击”被人们认作一次不成功的行动,正像当年他对港币的狙击被中国政府所挫败一样。毕竟,即使是拥有数百亿美元资金池的对冲基金,跟拥有数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相比,也还是有些“蝼蚁撼大树”吧。

时隔数月,舆论场上对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又有升温之势。7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南开大学副教授刘程一篇《人民币是负责任的国际货币》中,作者认为尽管人民币汇率近期扩大了波动幅度(这正是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部分),但人民币不会不负责任地大幅贬值,而是会保持汇率稳定,成为长期可信赖的国际储备货币。

可是,一些媒体却抓住文中一句“纵观发达国家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史,短期内出现20%甚至40%汇率波动的而极端情绪也并非罕见”大做文章,把文中对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史的一种客观描述,用“标题党”的方式转化成“官媒首提20%-40%贬值幅度”,“幻化”成了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法实在有些荒唐!

且不细究这些媒体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说人民币贬值20%-40%,这可能么?

还是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援引德国商业银行周浩的说法,称人民币在过去半年兑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幅度达到了5.8%,因此,文章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称人民币在全年会兑一篮子货币贬值超过10%。可是,中国汇率改革,增大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意味着人民币可能涨,也可能跌,用过去半年的表现直接“套”全年的涨跌,这计算未免太“简单”了吧?

其实,就在22日当天,由于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人民币兑美元就大涨了100个点以上。从来不存在只跌不涨的货币,正像没有只涨不跌的一样。

事实上,在上述的文章里也提到,中国财政部日前在香港成功发行共计140亿元的人民币国债,其中三年期70亿元国债发行利率2.9%低于市场平均预期,并获2.48倍超额认购。兴业证券有关人士认为,在英国退欧带来的国际资本市场冲级中,人民币资产受到的冲击明显小于其他国家,是资金的“避风港”。说到底,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商品”,其“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需求大,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此外,相关专家对海外网表示,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近期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显著上升。原本人民币在国际流通货币中的比重只有2%以下,但在SDR中获得的比重则是10.92%,显著提高,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预计这将拉升海外7-8万亿的人民币需求。同时,中国十三五期间预计经济增长将达到6.5%至7%,这一数字在世界上仍属很高增长,与之相应,中国上半年吸引外资比去年同期上升120%,这充分显示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发展的预期。

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在过量供应货币,这将造成人民币购买力下降,也就是事实上的贬值。专家却认为,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目前实际上是在收紧,衡量通胀的CPI指数中国目前只有1.3%,处于很低的水平,许多企业缺乏发展的资金;与储蓄率低的美国不同,中国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广义货币M2中很多是居民储蓄,没有进入投资、生产环节,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货币供应的支撑。

回到“人民币贬值20-40%”的说法,这其实涉及到市场预期的问题,而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汇率管理的原则就是,保持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和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这一点在“索罗斯们”上次要“做空”人民币到现在,都没有改变。那些指望官方允许“人民币贬值20-40%”的投机者们,还是洗洗睡了吧。

(文/王少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为本文提供了专业意见)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郭妍汐、邵宇翔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