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提高我国经济“木桶容量”

2017-01-06 13:59:3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扩大有效供给,着力补齐短板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之一。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比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需要继续完善,在社会发展、制度设计、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补短板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指出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

p31

扩大有效供给,着力补齐短板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统筹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落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比较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需要继续完善,在社会发展、制度设计、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补短板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指出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通过“补短板”,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新型城镇化、企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筑牢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线,从而提高我国经济“木桶容量”。

当前六大短板亟须补

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角度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补短板力度。

一是补农业中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成果丰硕。但应看到,目前农业中的短板仍然不少,如从供给侧看,既有不适应需求变化,导致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又有严重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使资金和政策重点向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倾斜。

二是补制造业中的短板。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也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必须千方百计巩固和扩大这一优势。应着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模式变革,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采取增加投入、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创新产品、服务和管理。

三是补服务业中的短板。我国服务业已超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但目前总体上层次较低,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制造业。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通过加大创新力度特别是加快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促进服务业实现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四是补基础设施中的短板。应从软硬两个方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加快“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建设。

五是补生态建设中的短板。应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目标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切实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这块短板补上去。

六是补扶贫和改善民生中的短板。“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脱贫5000多万人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应更有力、更扎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p31-《中国经济周刊》2016 年第40 期《中国扶贫论坛特刊》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0期《中国扶贫论坛特刊》

超额完成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减贫任务

贫困问题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为补齐这块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2016年是我国脱贫攻坚首战之年。一年来,脱贫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2016年12月20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表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取得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可以超额完成。

据介绍,2016年我国扶贫投入力度空前,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中央为667亿元,同比增长43.4%;省级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015年以来,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全国动员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共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补录贫困人口807万。为保证脱贫成效,各地还严肃查处建档立卡中弄虚作假、失职渎职、优亲厚友等行为,共处理干部7465名。

刘永富介绍说,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在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教育卫生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两项制度衔接、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徐豪 | 北京报道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期)


责编:康凯凝、郭妍汐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