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文化沙漠”,香港办的“诗词大会”长啥样

2017-02-13 11:03:5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虽然香港各界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的传承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鸡年新年最火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当然首推《诗词大会》。从才赛选手的才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电视这种强势媒体的引导,媒体掀起了讨论的小高潮。

但是诗词比赛这种形式并不新颖了,在中国香港26年前就开始举办诗词大会。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诗词比赛背诵,而是创作比赛。

香港诗词大会的正式名称是“全港诗词创作比赛”,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与文化事务署中央图书馆联合举办。从1991年至今,香港诗词大会每年一届,已坚持办了26届,每一届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

“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分学生组与公开组,单年赛诗,双年赛词。学生组包括大中学生,公开组包括社会各阶层。应该是因为它已囊括了大中学生,因此后来就不再单独举行学界的诗词比赛了。

filehelper_1486709466032_52.png

第26届全港诗词创作比赛颁奖典礼现场 图片来自香港公共图书馆官网

先来一首海客(http://m.haiwainet.cn/)最喜欢的,给各位感受一下:

《见长者拾纸皮赠钞感赋》

翁妪凄凉小巷头,纸皮堆叠待回收。

蹒跚蹇足俱残障,憔悴弯腰两佝偻。

愧我穷寒施薄赠,怜渠辛苦换微酬。

问言何事甘劳苦,儿女嫌贫怨代沟。

香港富甲一方,但贫富悬殊,由于住房紧张,养老成为社会难题,经常能看到一些耄耋老者仍在从事保洁工作,甚至当街捡拾垃圾补贴家用。此诗是香港的一帧浮世绘,读来令人鼻酸。

再以第23届全港诗词创作大赛的部分作品为例,来管窥一下香港诗词大赛的风貌吧。

据主办方介绍,该届参赛作品共1200多件,为此前历届之冠。学生组的冠军作品,题为《重游东海崂山》,是一首七律,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柳含青。诗云:

重峰迭秀海云浮,自古仙家此境幽。

高壁时题高士咏,故山昔与故人游。

悬泉瀑布飞如练,积水潭清冷欲秋。

尚许翠微多妩媚,有情好景为君留。

诗词作为最正宗的国粹之一,在人们匆匆搵食的香港,不但被顽强地接续,且生机勃勃,令人对港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filehelper_1486703047824_20.png

视频截图

filehelper_1486703116909_42.png

视频截图

香港的历史文化积淀相对较薄,但是持续了26届的香港诗词大会有力地说明,香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不但丝毫不输内地,甚至比内地做得还坚实、具体。

对于香港传承中华文化的努力,我们不能忽视。

香港社会各界经常举办一些活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在2012年,香港新界举办的传统乡村文化保育与传承展览,获得不错的反响。展览包括传统喜庆麒麟的制作过程,原住居民曾经使用过得农村生活用品及客家屋,女儿出阁嫁妆之一的子孙桶等。

blob.png

2012年,香港新界举办的传统乡村文化保育与传承展览。中新社发任海霞 摄

2011年港府曾建议将舞火龙、打小人、盆菜、舞龙、舞狮等63个香港传统项目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项目虽然很有保留价值,惟随着时代变迁,正面对香港寸金尺土觅地经营不易、年青一代参与意欲低、及维持不了生计等3大难题,出现传承危机。

文汇报评论称,这些深具本土风貌的传统项目,是港人历史及习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惟现在却“买少见少”,各个项目各有传承困难,如何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工艺的传承,确保不会失传,正是香港当前急务。

blob.png

大坑舞火龙 来源:人民网

强化中华文化教学

香港也特别注重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小学生的教学中就很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

从2004年开始在小学推出新的中文课程,加强中华文化教学是主要措施之一。根据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2008年修订的《小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试用)》规定,小学阶段的中国语文教育主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运用文质兼美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品德情意,以及探究学习材料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反思和认同,增强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香港小学阶段的中华文化学习,强调要先丰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然后再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在小学课本和学习材料中,收录了很大一部分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内容,是丰富学生对中华文化认识的有效途径。

启思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启思中国语文》中,既有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年到》、《过年好》、《清明扫墓》、《中秋观灯》,也有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我们的文字》、《中国造纸术》、《文房四宝》、《辉煌的皇宫——北京故宫》、《秦兵马俑》等课文;既有《守株待兔》、《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破缸救人》、《望梅止渴》、《反复推敲》、《草船借箭》、《郑人买履》、《疑邻盗斧》、《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和神话故事,还有《中国人升空了》、《齐白石画画》、《岳飞》、《孙中山的少年时代》等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故事;当然更少不了《寻隐者不遇》、《春望》、《枫桥夜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歌。

除了课本之外,大部分学校还规定有自学篇章,轩尼诗道官立下午小学就要求学生在初小阶段每学年自学4首古诗,高小阶段每学年自学14首古诗。此外该校还要求背诵《弟子规》等内容,学生于全学年背诵指定章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圣贤的文化智慧,学习先哲风范,培养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兄友间和睦相处以及自律的良好美德。

虽然香港各界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的传承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未来该何去何从?香港历史文化研究学者何耀生提出,认识香港传统风俗及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了解社会的演变,如盂兰节的布施,就让现代人认识到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他指出,现时各国政府已陆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他认为香港也可以考虑教育下一代认识这些文化瑰宝,把传统文化特色融入非正规的学习,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理/王书央 综合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文汇报等报道)

责编:康凯凝、郭妍汐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