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能眼看着这么好的苗子,不去培养他,让他成才?”声乐教育家张小佳在访谈中一再重复这一句话。
她太热爱音乐了,太热爱声乐艺术了,即使在异国他乡,只要发现好的苗子,她都会倾注心血,着力培养。她相信她的能力,也相信音乐的魅力,师生一起努力,终会结出硕果。
(张小佳)
张小佳出生于朝鲜,成长于中国东北。1993年毕业于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师从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已故蔡静仪教授。刚毕业的她,怀揣着艺术的梦想,用美妙的歌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在特区的土地上初露锋芒。她曾是报刊、杂志、电台追踪采访的对象。《深圳特区报》曾用一个版面报道她的事迹。2000年来到印尼,初衷是想在被认为具有巨大音乐市场潜力的这块土地上,大展拳脚秀歌喉。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想象中的大市场没有出现,灿烂的前景亦不在望,又不甘心走回头路,阴错阳差之下,落脚泗水,与这个英雄城结下不解之缘。即使如此,她仍搁不下当初自己立志学习和实践的音乐,她投身在声乐教学领域,风雨无阻耕耘了十多年,并结出丰硕的成果,成了千岛之国闻名的声乐教育家。
今年3月17日,张小佳“春之声”声乐艺术培训中心老中青学员在泗水举行汇报演出,这是检验张小佳老师17年教学成果的又一次演出。参加演出者年龄最大的91岁,最年轻者20几岁;演唱曲目涵盖西方歌剧、中西方经典歌曲、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曲;演唱风格有美声唱法,也有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演出非常成功,获得人们好评。
在演出之前,笔者约她进行一次访谈,主要想了解她的教学理念和她学生练唱的情况。那一天是星期六,她临时把本在星期天的练唱,提前一天进行。
(张小佳与学生们)
那天练唱的有Jenny Stephanie Daely, 梁智慧(Nikodemus Lukas), 吴洁玲(Jesslyn Regina Margono); 钢琴伴奏是林永恩(Andriano Alvin)。我很幸运,因为他们都是张老师最得意的门生。
(Jenny 练唱,林永恩钢琴伴奏)
Jenny是友族,是优秀的花腔女高音。她一开口出声,让人一惊,因为她的音色似乎是女中音。她音域宽广,据张老师说,她高音可以超过high C。她唱高音部分游刃有余,花腔收放自如。整个音色,清甜圆润又厚重,音量又大。她底气十足,一首难度高的花腔女高音曲目唱下来,毫不费力。她充满自信,所谓艺高人胆大,唱起歌来,显得大气。
Jenny从小爱唱歌,父亲是牧师,她与圣歌接触较多,因此更喜欢古典音乐和美声唱法。7岁开始学习唱歌,学了几年,似乎没有长进,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高音唱不上去,低音也唱不好。失望之余,她不想再学唱歌了。2010年,经人介绍,来到了张小佳老师门下。从一开始,张老师就发现她是女高音的苗子,按女高音进行训练。Jenny本着试一试的态度,岂料效果令她意外。虽然沟通语言遇到困难,但经张老师用初学的,不纯真又不顺畅的印尼语的指导,加上手势的比划,亲自的师范,Jenny开始掌握了抽象的,往往难以掌握的声乐技巧;她也开始体会到其实声乐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只要方法得当,用心去学,是可以学到的。她由此树立了信心。
张老师原来不懂印尼语,是到印尼之后学的,也没有专门去补习,完全在日常生活中去学。她的语言才能令人钦佩。她印尼文日常用语基本上都会讲,而且发音还比较标准。她可以比较准确地发出颤抖的r音,这是一般中国人所难以学到的。据她说,因为歌唱的需要,当初她在国内时就学过德语,德语里也有与印尼语发音相似的r 音。
谈起她怎么与Jenny沟通,她说,刚开始虽然有些费劲,但其实音乐是无国界的,音乐本身就是沟通的媒体。有的东西,简单的一说,就会明白。这也取决于学生的悟性。领会音乐,悟性必不可少;听老师指导,也要靠悟性。有的人天生对音乐的悟性就高;有的人,其实也有悟性,但没有挖掘出来;有的人悟性较差,也可以慢慢培养出来。关键要多听,用心听,持之以恒。听得多,逐渐积累的经验和意识也越多,悟性就逐渐形成并提高。而Jenny属于悟性非常高的一类。
Jenny也唱中文歌曲,如《春天的芭蕾》等。对于完全不懂汉语的她,唱中文歌曲确是一大难题。不仅要逐字地学会发音,还要背下来。歌曲较长,背下来不容易。但是,她不仅发音标准,而且顺畅。有些音速较快的句子,原担心她会有些磕巴,但她也能唱下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能把中文的韵味唱出来了。
笔者问Jenny,唱中文歌,是怎么学发音的?她说用汉语拼音。其他张老师的学生如吴洁玲和梁智慧等,也用汉语拼音。他们都会分得清b、p在汉语和印尼语的区别,汉语的Ü音和对外国人来说较难发的元音-i,也能比较准确地发出来。看来张老师花了不少功夫。他们选择用汉语拼音而不是用印尼文为汉字注音,是正确之路。虽然开始学汉语拼音要多花些功夫,但一旦掌握和熟悉,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发音。有些人用印尼文注音,结果永远发不出准确的音来。
张老师“慧眼识英雄”,发现了Jenny个人的天赋和潜力,教学得当和耐心,加上Jenny的悟性和努力,成就了Jenny的歌唱事业,成了全能女高音。
(吴洁玲练唱)
吴洁玲是唱流行歌曲的,但张老师用美声发声方法对她进行训练。社会上对美声存在误解,以为美声只能演唱古典歌曲。张老师认为,美声(Bel Canto,印尼语Seriosa)不仅仅是音乐风格和歌唱风格,更重要的是一种贯穿着规范的歌唱技能和技巧的,完整而又系统的科学发声训练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保护声带,延长歌唱年龄。不论唱哪一类歌,都可用美声的发声方法进行训练。
吴洁玲唱歌,听不出美声的痕迹。她控制声音能力很强,特别是在大跨度和对比强烈的声音变化,气息的支持十足,显现她的美声功底。以她目前的歌唱能力,驾驭流行歌曲绰绰有余。她若对歌曲有着自己的演绎,形成自己的风格,相信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梁智慧练唱)
梁智慧是一位具有潜力的男高音。他音色优美、浑厚,音域广。那天听他练唱意大利经典歌曲《缆车》(Funiculi funicula),将这首快节奏,热情,活泼又豪放的名曲,一气呵成,畅酣淋漓地唱出来,令人欣喜。正式演出那晚,他也表现出色,而且心里素质好,似乎一点也不怯场,作为年轻人,非常难得。
声乐艺术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正如张老师所说,声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不能够直接获得感受的一门学科,它完全依靠听觉的判断、肌肉的记忆,通过大脑神经系统的指挥,用心去感受。
张老师将学习声乐比喻为人类完成自我乐器制造的过程。中国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说任何乐器都不如人的喉咙唱出来的声音,只有人的声音最能将人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张老师认为,要把人类的天生“乐器”的好声音唱出来,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需要动员身体的每一部分,持久,耐心和恒心地坚持训练。训练时,教者要有心,听者也要有心。教者不仅要讲理论、要领,也要师范。张老师特别强调师范的重要性,指出师范是有效的沟通渠道。不仅正确的发声要师范,错误的也要师范,帮助学生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张老师面对的学生,有年轻人,也有乐龄人士;有懂得华语的,也有不懂华语的。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毅力,其中付出的辛酸可想而知。
支撑这一切的恐怕是张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要把人类自我“乐器”制造的能力,传授给更多的人,不论是年轻人,还有老年人;不论是有天赋的人,还是“音乐绝缘体”。正是基于这一初衷,只要是可造之材,她不会放过。对于经济拮据的学生,她可以不收学费。她认为,学生成长和成才,是对她心灵最大的安慰,是金钱所不能比的。她不忍心看着好的苗子荒废,认为这是人才的巨大浪费。她不将老年者拒之门外,而是纳入麾下,而且潜心于研究和实践如何挖掘乐龄人的上方音,让老年人焕发和保持青春的嗓音。
张老师的努力和执着,换来了硕果。她年轻的学生已崭露头角,绽放光彩;已届古稀和耄耋之年的学生,也倾心吐意地放歌在舞台上。而支撑张老师十七年如一日勤奋耕耘在声乐教学的园地上的,是她一颗真诚的心。
(来源:印尼《千岛日报》;文/图:《千岛日报》 鲁牧)
责编:郭妍汐、海外编辑部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