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中时报:校园霸凌肆虐,华人学生应站起说不

2017-10-30 09:04:5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英中时报】青少年要站起来对霸凌说不,家长也要重视并加以引导。

海外网10月30日电 据《英中时报》报道,校园霸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英国反霸凌机构的调查,2015年约有50%的青少年曾有被霸凌经历,30%的人每周都会被霸凌。然而被霸凌后,只有55%的人选择了说出来并寻求帮助。

在J.K.罗琳的《哈利波特》里,德拉科·马尔福(Draco Malfoy)就是一个典型的校园小霸王。家境富裕,拥有纯正巫师血统的马尔福有着从娘胎里带来的优越感。他瞧不起“泥巴种”和混血巫师,带着两个小跟班到处欺负同学。就算是出了事被捅到学校,还有一个能摆平一切的老爸,替他收拾烂摊子。

对应到当今的英国社会,马尔福就是一个出生在英国贵族家庭的富N代。而在现实生活中,被马尔福们霸凌的同学们,却不是每个都像被欺负的赫敏一样,既有天赋,后天又努力,还有两个永远支持自己的朋友,能够成为马尔福们的克星。那么,这些被欺负的人,该怎么办?

被霸凌者“你没有错”

易畅,曾经在中国的知识竞答节目《一站到底》一战成名。有“剑桥美女学霸”的加持,她目前是一名有几十万拥趸的美妆博主。

据易畅介绍,十四岁刚刚来英国的时候,她连一段英文自我介绍都说不好,语音的障碍成为了她融入学校的主要困难。而当年她所就读的Claremont High School大部分是印度人和黑人,白人和华裔都很少。

让易畅产生厌学情绪的是吐口水事件。“那时候我正在往公交车站走,两个比我小的黑人男孩和女孩把我当靶子,往我身上吐口水,我身边的人也没告诉我,一直到我坐上公交车,才发现背上,头发上全是口水。”

易畅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但是从未等到任何回复。“后来,谁欺负我,我就反击回去,英文不好,我就用中文回,反正气势上要赢”,易畅说:“这不是我的错。”

这种被霸凌的日子,随着易畅的反抗和努力融入新环境而逐渐消失。“霸凌对我的影响就是,现在的我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我不太愿意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交环境。”

易畅对于霸凌的反应正是反霸凌组织所希望的,Bullying UK给被欺凌者的建议中,第一条就是告诉他们“你没有错”。在受到霸凌后,需要和同伴沟通,解决不了就告诉校方。

另一名留学生路路(化名)在收到霸凌求助校方无效后,自己搜集证据,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了自己。

路路9岁时来到英国,小学就读于北爱尔兰的学校。路路说,当时由于学生大部分是白人,外来人很少,“所以是被捧在手心里的”。然而,自从初中转到伦敦东北地区的公校后,被当成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据路路回忆,受霸凌最严重的阶段是在初中,主要是种族歧视。“当时那些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像是MSN还有Facebook上发布一些针对我的话语。尤其是巴基斯坦人,对我的欺凌格外严重。”路路说,“我常常在Facebook上看到他们(巴基斯坦同学)发一大串他们国家的文字,然后中间突然看到我的名字,我去翻译后,显示的是‘XX,滚回你的中国去’。”

路路说,当时她将霸凌事件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也找了相关学生谈话,但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最后路路只能自己搜集证据,将对方发布在网络上的攻击言语提交给警察。警方介入后,找到相关学生一对一谈话、警告,最后霸凌得以终止。

如今路路是一名研究生,说起当时所受的委屈已经很平静了,“霸凌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特别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十八岁赴英留学的史蒂芬很幸运,就读于私立学校的他从未受到过霸凌。 他认为,这可能跟他的学校背景有关。不过,史蒂夫的学校会针对被霸凌事例专门宣讲,而易畅和路路的学校都没有这方面的宣传。

事实上,根据英国《2006年教育和考察法》第89章,“英国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必须制定反霸凌方案,且该方案必须告知老师、学生以及家长。

家长如何解决学校霸凌?

美娜的大儿子在四年级的时候,遇到了霸凌问题。“那时候有几个五六年级的女生经常在课外活动上对我的大儿子言语攻击,这会让他回家后特别不开心。”

“我儿子说,有时候他在学校会遇到一些人会说他眼睛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美娜用手比了下“眯眯眼”,“他有时候会回来和我抱怨说,‘妈妈我不想是中国人,我不想要黄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

“眯眯眼”是西方社会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被故意模仿的时候,在欧美国家会被普遍认为是嘲讽东亚人。

对于这件事,美娜的态度是希望自然地度过。她解释说:“我觉得霸凌是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我如果现在去找校长就会让事情显得很严重,我怕反而对小孩有什么影响。”

她举例说:“就像我小孩子说不想要黑色头发这件事,我就告诉他,‘你那个威尔士的好朋友,有一头金色头发,他特别羡慕你的黑发呢。’我就是希望通过一个比较平缓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也不表示美娜会坐视不管,“我自己不想介入小孩子的纷争,我希望他能够自己解决,当然不是说去打架,有必要还是要告诉老师。”

美娜说,如果有一天儿子会因为“这些事”开始厌学,那就必须要找校长。

定居在英国Milton Keynes的王女士,两个儿子分别是9岁和7岁,在英国出生长大。她告诉记者,自己两个孩子所读的学校是一个有国际化背景的小学,所以没有因为华裔面孔受到过霸凌。

“他们从小在英国长大,所以不存在对环境不适应的情况。但是我两个儿子都因为穿了线裤受到过男同学的嘲笑,他们现在很抗拒穿线裤”,王女士说。

王女士来自黑龙江哈尔滨,自己就是穿毛线裤长大的,也从来没觉得冬天给小孩穿毛线裤是什么问题。“我儿子有的线裤上面会有一点图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要去换衣服就会被其他小朋友看到。

你知道,英国小孩都不知道线裤是什么,就说我儿子穿的是‘leggings’(女性穿的紧身裤),再加上有图案,就被嘲笑很‘娘’(girly)。这个事情对他们伤害还是有一些的。”

王女士并没有把这当成一件“同学间的小玩笑”,她认为这就是因为文化差异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嘲笑,要谨慎处理。现在,只要是有体育课,王女士都不会给孩子穿线裤,如果碰上特别冷的天,她也会挑适合男生的纯色线裤。

对霸凌说不

英国至今都没有关于校园霸凌的明确定义,也正因此,霸凌有时被理解成“小孩子打闹”和“开玩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校园霸凌却是一件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被霸凌的原因有很多种,但都有一个特征,因为“不同”。种族、长相、性取向、残疾或者是家庭条件等都成为原因。根据英国反霸凌机构的调查,2015年约有50%的青少年曾有被霸凌经历,30%的人每周都会被霸凌。然而被霸凌后,只有55%的人选择了说出来并寻求帮助。

易畅和路路都因处理及时没有让霸凌对她们未来的成长产生更恶劣的影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们一样。调查显示,被霸凌的人中,29%的人曾出现过自残行为。YoungMinds调查结果显示,受过校园霸凌的人精神健康更易受损。

青少年要站起来对霸凌说不,家长也要重视并加以引导。

青少年关爱机构Childline 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任何情况下的霸凌都是不可容忍的,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凌时需要主动采取行动,联系老师,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然后需要疏导孩子,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友爱同学,帮助他们建立朋友圈。”

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还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校园霸凌的病根在家庭。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因此要杜绝校园霸凌,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

此外,英国社会的力量也可以成为求助的窗口。本月16日,针对校园网络霸凌事件,Facebook表示会提供100万镑的基金,让英国4500所初中都能有一名学生成为反网络霸凌大使。

与Facebook校园大使计划相似,戴安娜奖反霸凌组织(The Diana Award's Anti-Bullying)迄今已培训了24,000多名青少年成为反霸凌大使,这些大使将会在自己的学校组织反霸凌活动。

而青少年关爱机构Childline则提供免费电话咨询服务08001111,主打一对一的辅导聊天,所有隐私都会被保护。

最后,根据英国法律,当受到暴力骚扰、被偷窃、被重复恐吓(电话或者文字)以及遇到仇恨犯罪之类霸凌时,就应该报警,紧急情况拨打999。

(作者:王潇雨;来源:《英中时报》&《英中网》)


责编:郭妍汐、海外编辑部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