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华媒联播>> 正文

【华媒·温度】系列报道一

老外7国“练摊”15年:还是中国最有人情味

2015-06-11 09:33:09|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在日本东京,收钱的是社区里的黑社会。“每个月交300美元,黑社会就会保护我们的安全。“在韩国的警察很有礼貌,“但他们面无表情,很冷淡,根本不会问你为什么做小贩,今天生意好吗?”

在首尔放着音乐,一边摆摊一边编手绳,这才是生活

两点半,广州的天突然变脸,下起大雨。合箱入袋,五秒时间,约翰提起东西就往地铁跑。“这几个月广州下雨太多了,根本卖不了东西。”下雨不能摆摊,约翰也没闲着,他的一个外贸合作伙伴来了笔单子,给他汇了7000美元的货款,约翰得去取款和看货。

途中,在巴西的弟弟来了电话,20日他将带儿子一起来广州,“我熟悉广州的皮具市场,我弟弟想我教他儿子做外贸。”这一电话打乱了约翰的计划,他原本计划六月中去韩国,韩国的朋友告诉他,摆摊生意仍火爆。

“其实,在广州摆摊真的不赚钱,我蛮想念韩国的。”约翰回忆,他以前在韩国首尔的步行街摆摊,放着音乐,一边编手链,一边卖,时常被十几个顾客围着,很受欢迎,“这才是生活”。卖得好的时候,他还聘请了一个南美小伙子来帮忙,一日可以赚近千美元。

在韩国,他还结识了一群小贩,大家白天一起摆摊,晚上收工一起喝酒,日子很是惬意。

奈良11位亲人在日本,却无一人愿意与他联系

在首尔摆摊两年,听说日本的生意也不错,约翰在日本又有亲人,于是和一起摆摊的15个朋友结伴去了东京和奈良。

奈良的摆摊生意虽然红火,约翰却感受不到快乐。他祖母与前夫离婚后嫁给日本人,后来迁居日本,所以约翰有11位亲人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他自己的名字里也有了日本的姓Sakamoto(坂本,音译)。

然而,得知约翰街头摆摊,没有一位亲人愿意与他联系,“他们看不起摆摊的,不管赚不赚钱,根本不来看我一眼,那我留在那有什么意义?”

若是普通人的歧视,约翰并不在意,应该说早已习惯,也练就了豁达,“我不为别人的眼光而活。”但亲人的歧视,让约翰不解。一气之下,他离开奈良。曾帮他摆摊的南美小伙来了广州,告知他广州没有人摆摊卖鱼皮耳环,加上广州另一位朋友正好需要帮忙,约翰二话不说就来了。

“在广州,一天能卖到200元,我就心满意足了。”约翰发现,广州人的模仿能力强,有人看到他的鱼皮耳环好,过几天也弄了很相似的耳环来卖。让约翰生气的是,本地小贩把耳环价格压得很低,“一对只能赚五毛钱他们也会卖。可我这耳环是自己做的,我近七十岁的母亲也在做,赚五毛钱那不如不赚,破坏了市场。”

上海小贩朋友给他让位:“朋友,过来这里摆”

即使日本、韩国街头摆摊容易赚钱,约翰还是更喜欢中国,因为这里的人情味。约翰记得,在上海摆摊时,有好几次去街上摆摊,路上明明已经被占了位置,看到他来,小贩们会喊他“朋友,过来这里摆”,然后给他硬挤出个位置。在广州的北京路,卖花的小贩看到约翰躲在比较暗的街角,硬是把他拉到有路灯的地方去。

在岗顶摆摊卖手表的罗女士与约翰遇上好几次,逐渐成了朋友。她清楚记得,约翰来到岗顶摆摊第二日就买了四支酸奶,本想分给一起摆摊的人喝,可仍陌生的小贩们要么害羞说“不渴”,要么直接拒绝,只有当时口渴的罗女士接过了一支。

“他那时可激动了,一直和我说谢谢,不是应该我谢他嘛。”看着洋小贩也蛮有趣,罗女士很快与约翰熟悉起来,互相留了电话,“看到有情况,就通知对方。”

去年感恩节,人流多,货卖得比往常好,晚上11点仍人潮不绝,约翰偶遇一群给流浪汉派饭的广州志愿者。志愿者也给罗女士和约翰送来盒饭,但约翰拒绝了,“我不是流浪汉,也有能力养活自己,肯定不能和真正有需要的人抢了。”这份温情,又增添了约翰对广州的感情。

(文章来源:转自美国中文网援引国内媒体报道,有删改)

(责编:王越)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巴西,情味,小伙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